“我们在外面做了很多分享,唯独没有讲怎么去写,这是我们的秘密,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们就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去写作?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南周这个教程要400块钱你才能买得到,现在这本书(《南方周末写作课:好散文的秘密》)只要68块钱,你们就轻松获得了我们的呕心沥血。凭什么我写作的时候没人教我们?没有人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最后用一万块打发我了。”3月12日晚,在长沙不吝书店分享新书《南方周末写作课:好散文的秘密》时,该书作者之一、知名散文家塞壬这段风趣的话,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南方周末写作课:好散文的秘密》由芙蓉杂志社策划编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由南方周末联合李敬泽、周晓枫、李修文等七位当代散文名家共同编著的写作指南,突破传统写作指南的范式,将创作技法与生命体验深度融合,书中凝结了七位作家30年的创作智慧,以“选材、结构、情感、语言”为经纬,为读者编织出一条通往散文写作核心的路径。
“情感是散文的骨骼。”本书打破传统写作教材的框架,以“名家亲授+案例解析+实战演练”的模式,深入散文创作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书中,李敬泽提出“散文即日常”,强调散文是整理自我与世界的纽带;周晓枫剖析情感为散文的“骨骼”,主张以真诚与勇敢直面内心;李修文诠释“有‘我’的写作”,呼吁在生活洪流中捕捉清晰的自我;傅菲聚焦选材的“精神磁场”,认为好散文需扎根生活经验与地域烙印;庞余亮解密“形散神不散”的终极奥义,强调结构是散文自由的基石;塞壬直言“情感驱动写作”,倡导用个人语言传递复杂人性;黑陶呼吁“拒绝公共语言”,以独特语感塑造文学辨识度。
《南方周末写作课:好散文的秘密》的野心不止于传授技巧。在人工智能冲击传统写作的今天,它重新捍卫了“人”作为创作主体的尊严。ChatGPT可以模仿句子的骨骼,但无法复制心跳的温度。这种温度,源自作家们对生活的赤诚与对世界的细腻感知。
3月12日晚,在长沙不吝书店举行的题为“AI时代,我们和文学聊什么”的分享会上,《南方周末写作课:好散文的秘密》的三位作者现场说法,分享了各自写好散文的秘密,一致认为散文的写作因为表达的是个人生命的细微体验,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体验是大数据库中所没有的,因而在AI面前,散文依然保持着活力。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