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头条##三门峡头条##陕州区头条#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张汴乡
1. 北营村
名称来源:明代驻军屯垦形成村落,因位于军营北侧得名。清代《陕州志》载:“北营,旧为屯兵之所。”
2. 曲村
名称来源:因地处青龙涧河弯曲处,以地形特征命名。1982年《陕县地名录》收录该名。
3. 刘寺村
名称来源:元代刘姓家族捐建寺庙“崇恩寺”,村以寺名。
二、张湾乡(历史交通要冲)
4. 桥头村
名称来源:明代在青龙涧河建石桥“永济桥”,村落位于桥头,故名。清乾隆《直隶陕州志》有载。
5. 关沟村
名称来源:地处崤函古道峡谷关隘,为古代军事关隘“雁翎关”所在沟谷。
6. 芦村
名称来源:因古代遍生芦苇,初名“芦草滩”,清代简化为今名。
三、西张村镇(秦汉文化区)
7. 人马寨村
名称来源:传为秦国养马屯兵之地,村寨遗存拴马石桩,1986年出土秦代兵器佐证。
8. 庙上村
名称来源:唐代建“禹王庙”祭祀大禹,村以庙名。
9. 南沟村
名称来源:因位于峪谷南侧得名,明代《陕州舆图》标注为“南谷”。
四、菜园乡(农耕起源地)
10. 过村
名称来源:古为崤函古道驿站,名“过驿”,清代演变为“过村”。
11. 南阳村
名称来源:地处丘陵南坡向阳处,取“山南水北为阳”之意。
五、观音堂镇(宗教文化区)
12. 七里村
名称来源:因距唐代观音寺七华里得名,寺碑记载“去寺七里,遂名村”。
13. 石堆村
名称来源:传大禹治水时堆积镇水石形成地貌,村以“石堆”为记。
六、大营镇(周代古邑)
14. 温塘村
名称来源:因地下温泉得名,《水经注》载“温水出崤山,百姓引以为池”。
15. 城村
名称来源:西周时为焦国都城,现存夯土城墙遗迹,村名沿用“焦城”简称。
七、原店镇(商贸古镇)
16. 岔里村
名称来源:地处崤山古道分岔口,清代商旅碑记“路分三岔,故名岔里”。
17. 郭家村
名称来源:明代郭姓移民迁居成族,清族谱载“郭氏祖居,名郭家庄”。
八、西李村乡(红色革命区)
18. 王彦村
名称来源:为纪念抗日将领王彦(国民党军旅长)1941年殉国更名,原称“王家洼”。
19. 河洼村
名称来源:因位于断陷河床洼地,雨季常积水成湖,故名。
九、宫前乡(汉代祭祀遗址)
20. 宫前村
名称来源:西汉在村北建“太乙神宫”,村民居宫前得名,出土汉代祭祀瓦当。
21. 太子沟村
名称来源:传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于沟中,时称“潜龙沟”,明代改称太子沟。
十、王家后乡(矿冶古址)
22. 赵里河村
名称来源:清代赵姓船工在黄河渡口定居,初名“赵家渡”,后因河道变迁改现名。
23. 龙潭村
名称来源:村东深潭传有蛟龙栖息,明万历《陕州志》载“龙潭,祷雨辄应”。
十一、城区社区(现代政区)
24. 陕化社区
名称来源:因陕州化工厂职工家属区得名,1983年建厂时设立。
25. 神泉苑社区
名称来源:取自唐代名泉“神泉”,《陕县志》载泉眼位于社区广场。
十二、其他重要村落
26. 辛店村(张湾乡)
名称来源:清代新设骡马店,初名“新店”,后谐音为“辛店”。
27. 寺坡村(菜园乡)
名称来源:因唐代建“广胜寺”于坡顶得名。
28. 石门村(观音堂镇)
名称来源:村口两山对峙如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考察后命名。
29. 草庙村(西李村乡)
名称来源:元代建草顶关帝庙,为方圆十里唯一庙宇,村以庙名。
30. 白羊山村(宫前乡)
名称来源:山岩色白形似羊群,清碑刻“山如白羊,故名”。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指正和补充,小编感恩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