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即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骑行15分钟、偏远山区车行15分钟内,便能获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和设施。
自2021年起,南昌构建线上、线下、电话多渠道融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线下依托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工作室);线上借助南昌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江西法律服务网、“赣服通”等网络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上,社会律师为来电群众释疑解惑,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共回复和办理群众法律事项10万余件,满意率99.8%,热线和网络服务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便捷触达 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我们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要走哪些流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日前,市民张先生来到青山湖区湖坊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签约律师现场连线,清晰解答:“首先要申请成立业主大会,之后经过成立筹备组、召开第一次业主大会、选出业委会等程序,最后才能成立业主委员会……”
咨询结束,张先生满意地表示,“原来身边就有这么全面的专业法律服务,以后有问题就知道去哪求助了。”
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南昌市探索构建“一体化”进驻、“一站式”服务、“一揽子”机制,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可及、更暖心。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南昌市在全市1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1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配备工作人员476名,组织、引导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实现全市2097个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自2018年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以来,已培养“法律明白人”8.1万人。
多元服务 一站式解决法律难题
在红谷滩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外卖骑手小王因被逆向行驶车辆撞伤,对方拒付后续治疗费用前来求助。
“收集好医疗费证据材料,待医疗终结后一并提起诉讼。”在律师服务窗口小王详细讲述事发经过后,值班律师明确回复。司法鉴定窗口工作人员提醒他出院后与对方协商选定鉴定机构做伤残鉴定。法律援助窗口则告知,“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就讨薪、工伤损害赔偿申请法律援助。”在中心“一站式”指导下,小王对法院立案流程、证据准备等有了清晰认知。
进一扇门,办多件事。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包括政府免费提供的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教育等公共法律服务。南昌市司法局公法科工作人员介绍,为方便群众咨询和提升司法行政服务效率,实现多项业务、专业人员的“空间集成”,公证、行政复议、法律援助中心等群众关注度高的业务平台整体进驻。
通过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联动基层社会治理等部门,南昌将公共法律服务打通为基层治理微循环的重要支撑。
近日,红谷滩区卫东街道司法所(公法站)新增的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正式启用。市民李女士因婚姻家庭纠纷前来咨询,通过自助终端的“与律师连线”功能,获得了专业建议。“免费咨询还如此细致,真的太贴心了。”她不禁感叹。
这一场景,正是南昌持续优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的生动写照。
我市建立律师和企业“一对一”法律顾问机制,选取一批声誉和口碑较好的律所,与109家园区企业签订了公益法律服务协议;组建法律援助、律师调解、金融风控和民营企业等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团25个;在南昌高新区打造涉外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涉外法律知识讲座,为企业办理涉外案件200余件;设立涉企商事调解组织34个,推动涉企纠纷规范高效化解;积极推广智能化法律服务,全市121个乡镇(街道)公法工作站均建成了远程法律服务“乡乡通”平台,121个乡镇(街道)公法工作站、653个村(社区)公法工作室配备了智能服务终端,实现更多法律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多维联动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走进位于南昌市司法局的12348热线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4名具有3年以上资质的专业律师正耐心解答来电咨询。
南昌一小微企业负责人打进电话,询问:“劳动合同到期,是不是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不续签,可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以此来解除劳动关系。”劳动争议问题,是值班段律师在热线接听中多次遇到的问题。
段律师是一位有4年执业资格的专业律师,每周都会来热线室值一次班,向来电者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12348”热线是由江西省司法厅搭建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旨在帮助市民群众解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促进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打开“江西法律服务网”,可以查看全市所有法律服务人员、法律服务机构地址,在线学法和申请办理法律服务、政务服务等。
依托“江西法律服务网”线上资源,南昌市线下整合资源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对于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南昌市打造出的“洪城良援”法律援助品牌深受好评,推出的“名师法援”“百姓点单”举措,改变名优律师办理法援案件少、指派律师群众不称心的局面。
当前,南昌共选派出200名优秀律师,组建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受援助的困难群众可线上线下自主选择承办律师,实现了困难群众打官司不仅可以免费请律师,而且可以“挑”律师。
日前,江某某向南昌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解决工资问题,工作人员受理其法律援助申请,并告知他通过“百姓点单”服务,可以从全市法援律师库中自主选择承办律师。江某某选择了“南昌市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的成员黄律师。
案件审理充满挑战,历经三次开庭。黄律师指导江某某收集相关证据,同时,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法律洞察力,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前往派出所调取关键证据。最终,在黄律师的帮助下,江某某的诉求得到了解决。
2025年以来,南昌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21件,其中名优律师团成员参与办理法援案件62件、百姓“点单”服务达215件。
“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南昌市实现了‘普有道、商有助、困有济、调有招、诉有解、矫有术、督有方、帮有效’八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及诸多支撑项目。”南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洪观新闻记者 熊婷婷)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